粤桂协作帮扶促就业,融水绣娘用针线“织”出幸福生活

融水苗族刺绣历史悠久,工艺精湛,帮扶是促业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。近年来,融水在粤桂协作机制支持下,生活融水县将苗族刺绣产业化发展纳入协作项目清单,织通过资金扶持、粤桂用针技术培训、协作绣娘线出幸福产销对接和劳务品牌打造等“组合拳”,帮扶使这一传统工艺成为带动群众就业增收、促业助推乡村振兴的融水特色产业。

今年以来,融水县将特色产业培育作为协作帮扶促就业专项工作内容之一,织而融水苗族刺绣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市场潜力,正成为粤桂协作赋能发展的非遗项目。
在粤桂协作平台的支持下,融水县锦绣苗山刺绣有限公司不仅升级了生产设备,还引入了更高效的电脑绣花技术。在融水县锦绣苗山刺绣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,工人们正专注地操作机器、修剪线头,赶制苗族刺绣订单。该公司负责人梁瑞辉介绍:“目前厂里有12名工人,大部分来自周边农村,其中包括脱贫群众。员工每月收入约4000元,最高的能达5000元。接下来,我们将持续扩大生产规模,可以再吸纳农村劳动力50名,让群众实现在家门口稳定就业和增收。”
同样忙碌的场景也出现在融水镇西廓村的龙祥电脑绣花厂。在这里工作4年的何女士说:“每月3000到4000元的收入,让我既能照顾在县城读书的孩子,又有了稳定收入,我觉得很满意。”


据厂长韦忠祥介绍,以前融水苗族刺绣产品主要销往融水县本地及贵州省的苗族地区,现在通过粤桂协作搭建的展销平台,我们产品走进了广东的商场和专卖店,订单量也翻了一番。


得益于粤桂协作资金资源优势,融水县正不断创新苗绣发展模式,通过“公司+合作社+绣娘”模式推动苗族刺绣产业化发展,不仅传承保护了历史悠久的苗族刺绣工艺,更让传统手工艺在粤桂协作的赋能下,成为带动群众就业增收的“致富法宝”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和非遗文化魅力。
来源:粤桂协作
相关文章:
相关推荐:
- 全省首批“粤手礼”名单公布!长乐烧酒业产品“长乐玉液”入选
- 港股概念追踪 | 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方案印发 基建股有望继续发力(附概念股)
- Arista Networks(ANET.US) Q2业绩亮眼 股价激增 大行纷纷上调目标价
- 上半年我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增长
- 全链赋能出品牌!驻翁源县龙仙镇工作队用林下菌菇撑起乡村振兴“致富伞”
- 田间夏收夏播进行时:我市早稻完成收割,173.4万亩夏播作物种得咋样了,一起来看
- Counterpoint Research:5月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平均电池容量同比增长11% 居全球首位
- 休渔期不缺鲜!茂名凭何解锁“海鲜自由”?这场开渔盛宴藏着答案
- 梅州海关供港澳活猪远程检疫监装模式正式启动
- 筑牢蚊媒防控屏障,珠海市属公园100余盏灭蚊灯“上岗”
- 梅州65家企业榜上有名!2025创新型中小企业和通过复核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名单公布
- 熊海峰教授走进广东塔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展2025院士专家入百企进百校(梅州行)活动
- 梅州结束防风防汛Ⅳ级应急响应
- 固废变资源,生态焕新绿:云浮“无废城市”建设见实效
- 市三防办发出紧急通知要求:做好台风“桦加沙”防御工作
- 喜迎梅州妇代会 · 代表风采丨卓东玲:三十二载匠心酿造带领团队80%女将守护73亿元品牌
- 广东好物在2025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上实力圈粉
- 一举“顶呱呱”!三师唐王古瓜“甜翻”湾区
- 星油藤新品发布,安立邦三大品牌联合助推健康产业新浪潮
- 农业总产值增速创三年新高!广州市番禺区“百千万工程”初见成效
